曹操心想,在未来,有一位伟人,提出了军事史上划时代的战术思想,即“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”。
这经验是不用白不用啊。
他张口道:“游击战术,适用于敌强我弱的情况,其精髓在于十六个字,
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
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。”
此话一出口,帐内忽然安静下来,众将一时目瞪口呆,显然都在咀嚼这十六个字的信息量。
“妙啊!实在是妙!”李典自言自语喃喃道,“既然敌强我弱,何必拘泥于形式,正面对敌,主公英明!”
“还得是兄长啊!正所谓兵不厌诈,以后再遇到强敌,我可有办法了!”曹仁以手抚下颚短须,摇着头说。
“幸亏不用和主公对敌,不然定是焦头烂额啊!主公真是用兵如神!不愧天选之人也!”夏侯惇好似也回过味来,开口称赞道。
“主公英明!”
“主公英明!”
……
这一声声的马屁,让曹操内心感觉怎么有点飘呢,真是托了教员老人家的福,不仅没有在这些名将面前露怯,还靠这一手,直接在众位武将面前露了脸。
【哔……】
【系统检测到有多次称赞,正在结算!】
【一时有多人反复称赞,共计新增马屁值100点。】
【现有总计120点。】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系统的奖励如期而至,
曹操脑子里转了一下,吹牛掰他可以,
但是真正的排兵布阵做细节布置,他却是两眼抓瞎啊。
自己穿越前除了玩游戏时电脑上操作过,也没真打过仗啊!
后面他感觉自己也聊不下去了,于是他开口说道:
“诸位将军莫要过谦,既然战法已定,细节劳烦元让部署,诸位依令行事。”
夏侯惇一愣,没想到这后面的布置全扔到自己头上了。
而后回道:“遵命。”
他接了曹操甩出来的锅,沉思了片刻,然后开始发号施令。
“夏侯渊、乐进听令,你二人率八百步卒与一百弓箭手,立刻进驻西门城防,清点守城物资,继续加固城防,昼夜巡防,不得有误。料想西门首当其冲。”
“诺!”
“定不负使命!”
“曹仁、曹洪,你二人各领士卒二百,但看贼人如分兵攻城,可进驻南北二门城防。如西门战势激烈,也可相机驰援。”
“遵命,城内情况我熟。”
“谨遵元让将令。”
“韩浩,韩元嗣听令,率士卒一百,入驻东门城防,东门虽离贼兵最远,但不可懈怠!如遇紧急情况,速报大营支援。”
“遵命!”
“史涣史公刘,率士卒一百在县城内寻街动员、调动民力协助守城,整顿城内秩序,相机增员四门防守。”
“遵命!”
“曹纯曹子和,命你接管前哨探查,增配斥候,将贼寇一举一动随时报来,以便城内兵力及时调整分布。”
“遵命!”
“李进听令,于中军整备骑兵二百,随时驰援四门,并预备突袭劫营。”
“谨遵将令!”
“李典听令,统筹后勤,于大营继续收拢投军精壮,并命粮秣官悉心清点军中粮秣,分发登账,今日起每日呈报库粮情况,车马备足,随时听后调用,不得有误。”
“诺!”
“剩余一百弓箭手与主公之二百宿卫虎士,于大营听令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“主公,看是否还有遗漏疏忽?请示下。”
夏侯惇一顿操作完毕,抱拳向曹操回禀。
曹操心中暗叹六六六啊,今天第一次经历战前排兵布阵,也算开了眼界。
这夏侯惇不愧是帅才,安排得井井有条。怪不得历史上曹操每次出征在外,都会把后方的军事调度和镇守之权,全部交给夏侯惇。
而且他发现了两个之前没见的新面孔,一个是韩浩韩元嗣,另一个是史涣史公刘。
史涣少年时就已经是有名的游侠。
历史上在曹操开始发迹的时候,史涣就以门客的身份跟从曹操,此后东征西讨,多立战功,曾参与了官渡之战烧毁袁绍粮草的奇袭。
之前没有见到,估计是外出公干,不在营内。
而韩浩在历史上应该是公元194年左右、也就是三四年后,才投奔的曹操。
演义里他没有什么存在感,看似是名不见经传的酱油武将,实际历史上在曹操阵营中的官位并不低。
他曾担任中护军,还是屯田制的发起人之一,为曹操积蓄力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
而搭档史涣担任的是中领军,二人不仅负责掌典禁军,卫戍皇宫,还有监督武将,提拔武官的职权。
从这方面看,二人要比陷阵冲锋、独当一面的“五子良将”更有实权。
曹操开口问道:“韩浩韩元嗣,与我是否初次相见呀?”
“启禀主公,确是投奔之后首次得见。”韩浩抱拳行礼,回禀道。
“兄长有所不知,元嗣为河内郡人,此次我奉兄长之命,前往河内大营送信与袁绍,途中偶遇元嗣。
他本为河内太守王匡的帐下从事,亦在讨董联军中,与我一见如故。常叹兄长才是平乱讨逆之真英雄,弃官不做,随我一起回营投奔,现在营内听用。”
曹洪此时开口,补充解释道。
“吾弟又觅得人才,当赏!”曹操夸赞道,而后又开口朝韩浩说,“承蒙元嗣不气,可先在夏侯元让手下听用,待日后募兵扩军,再委以重任,如何?”
“主公折煞我也,我本不为高官厚禄,只愿为真英雄效死命,早日讨逆平叛,成就大业。”韩浩伏地拜道。
“如此甚好!”
而后,他感觉也没有别的什么好补充的,
顿了顿站起身来,朝所有人开口道:
“拜托诸位齐心协力,此战必胜!
无别的布置,散帐各自依令行事。”
“诺!”众人异口同声。
……
散帐之后,夏侯惇留在最后,朝曹操说道:“主公,谯县城郭狭小,并不利于贼兵兵力铺展,若行坚守之策,可保三日无碍。但此战兵力确实太过悬殊,三日内还是应部署奇袭之策,扰其战心。以防生变。”
曹操见此时夏侯惇才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,可以说意见中肯,而且把最坏的情况分析出来了,十分满意,这说明他行军打仗,是有底线思维的。
“兵法云,为将者,未虑胜先虑败,故可百战不殆。
元让高论,吾已知晓。
且看黄巾贼兵下一步行动,你我再行奇袭之部署。
我回营途中,以派传信兵提前往陈留张邈处求援,想必还有三、五日,援军必至。”
曹操微笑着回道。
“果然还是主公思虑周全,如此可无忧矣!”夏侯惇面色稍缓,眼中升起敬佩之色。
……
“报!”斥候入营大叫,“禀主公,城西黄巾军发兵离营,人数约有五千,预计一个时辰内到达谯县西门!”
“这么快就动手了?”曹操惊讶道。